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之窗 >
环环相扣出重拳 持续监督成效显
时间:2017-02-16  365bet中文官网  浏览次数:

山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吃得更放心……如今,在云阳生活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幸福不断来敲门,人大监督不停步。2016年,365bet中文官网会议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生议题超总数一半以上,这些民生议题监督所取得的实效,正在悄然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

持续跟踪拼韧劲

28日清晨,云阳县城区富正农贸超市熙熙攘攘,讨价还价的声不绝于耳。

“黄瓜多少钱一斤?”“猪肉怎么卖?”不到半小时,市民张彩霞拎的菜篮子就装满了,她来到菜场的电子查询系统前,掏出买精瘦肉打出的小票,熟练地往扫描区一扫,屏幕上立即显示出相关追溯信息,她笑道:“现在,食品源头都能查到,吃起来也更安心。”

据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者在购买肉菜时,凭打印的交易小票下方数字编码就能追溯源头,“目前,这一追溯系统已基本覆盖全县大型农贸市场。”

小菜篮关乎大民生。20169月,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就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和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跟踪检查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继续稳定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从2015年的73.5分提高到90.7分。

农产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一跃迈入高门槛,背后凝聚着全县各级人大和广大代表的心血。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打出了持续监督“组合拳”:2014年,全县以统一部署、上下配合的方式,开展农产品安全法、农产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连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2015年,围绕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继续开展全县农产品安全执法检查;2016年,又围绕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监管机制建设、社会共治推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处置等重点内容,跟踪检查各地贯彻落实情况。

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全覆盖,乡镇设立农产品公共服务中心,配备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免费对外开放。

“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实事,就是人大持续监督的重点,并且要一督到底,须见实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勇说。

几年如一日“跟踪监督”“持续监督”,群众感受到的是人大监督的“韧劲”与“硬气”。而这样的“韧劲”与“硬气”,还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继2012年开展城区天然气供应审议和专题询问后,县人大先后对城区移民房产证办理、农村广播电视网络服务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和专项监督;连续多年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多年“一题”追效果

连续几年跟踪监督,会不会“重复劳动”?答案是否定的,县人大常委会监督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环环相扣”。

“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能力从2015年的不到65%提升至85%……”在20169月底举行的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县政府关于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这组数字引发社会关注。它意味着,全县污水处理厂的使用绩效大大提升。

生态环保“五大行动”,治污先行。“长江沿线集镇的生活污水垃圾任意乱排乱放,严重污染了长江水质,希望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县人大代表纷纷提出加快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建议,引起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及乡镇的高度重视,赓即启动建设程序。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成立督办小组,由常委会联系领导任组长,城环工委负责人任副组长,提出相关建议的人大代表、部分常委会委员,对县环保局办理工作开展一系列调研督办行动。

9月,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率队分片深入乡镇村社,实地查看工程建设进度,听取了县环保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报告。

10月,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督办会。会上,人大代表就污水垃圾处理厂规划、选址、资金、建设等向县环保局提出询问。

……

在该县人大监督促进下,2014年,全县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开工13个;2015年,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38座并投入运行,污水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201510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6个专项跟踪督查组,实地督查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2016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回头看”,成立调研组赴各地查看污水处理厂整改情况。

如果说跟踪监督已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推动难点问题解决的一个有效办法,那么当这个办法与“跟踪检查回头看”“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听取审议报告”等手段交叉使用形成合力,便激发出了更为显著的监督效果。

在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监督时,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对被监督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投票结果当场宣布并书面送达县委、县政府以及对应单位,作为整改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近年来,伴随该县人大“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方式陆续“登场”,从直观、量化的角度触动被监督单位的神经,对后续整改起到直接推动作用。(源自:《公民报》2017年第10期通讯员 谭舰)